“新未来人工智能论坛”在中国科大举行
2016-05-14
5月9日,由中国科技大学和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新未来人工智能论坛”在中国科技大学西区三教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内外计算机、量子信息和神经科学领域的权威学者跨界合作,通过主题演讲和专题讨论,与现场500多位合肥高校师生和高新区代表分享、探讨了人工智能的新未来。
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包括: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兼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研究所所长蒲慕明。论坛由中国科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吴枫主持。
合肥市副市长孔涛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极大地延伸和增强了人类的视觉和听力,而人工智能科技则极大地延伸和增强了人的智慧和脑力。人工智能不仅是全球科技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方向。合肥是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城市,同时也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将合肥建设成一座创新与创造的城市、一座开明与开放的城市、一座智慧的城市。
随后,三位嘉宾分别做了主题演讲。洪小文博士表示,近年来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让人工智能远比以前更强大。但人工智能更像是人负责逻辑思考的“左脑“,只有与人负责想象力、创造力和意识的“右脑”相结合,才能带来“超人”般更加强大的智能,最终做出人独立做不到、机器也独立做不到的成就。
潘建伟院士在演讲中表示,信息交互已经并将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和社会的发展。希望未来通过量子通信研究,形成天地一体的全球化量子通信基础设施,并形成完整的量子信息通信产业。而量子信息研究,也将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
蒲慕明院士指出,经过长期的研究,科研人员发现人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器官,目前人们对人脑中的思维活动还不太清楚。而在对人脑认知功能的研究中,自我学习和适应各种环境变化的能力将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
主题演讲结束后,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总监潘天佑博士的主持下,三位演讲嘉宾共同就未来人工智能的走向、人工智能将带给人类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进行讨论,并与现场学子进行交流互动。
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微软公司在亚太地区设立的研究机构,也是微软在美国本土以外规模最大的一个研究机构。从1998年建院迄今,通过从世界各地吸纳而来的专家学者们的鼎力合作,微软亚洲研究院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研究机构,致力于推动整个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发展,并帮助改善人们的计算体验。
中国科大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在中国合作最悠久的学术机构之一。微软亚洲研究院自1998年成立以来,一直与中国科大保持着紧密友好的交流与合作,范围覆盖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多个方面。